从各区在微博平台的流传亮点来看,涉及文旅宣传、产业创新等相关话题备受网民关注。
8月,“饿了么夜市”空降江汉区美食宝地万松园,围绕武汉城市元素,聚拢年轻新消费群体,以户外街头直播呈现武汉夜间美食文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犬牙交错的街市小摊,#万松园轻松拿捏了武汉的反差感##武汉不会辜负每一个吃货#等话题阅读量超6000万,网友歌颂万松园让每一位“吃货”找到了属于本身的美味体验。在老武汉人眼中,武昌古城浓缩着历史与文化的精髓,千年古城宝藏武昌也吸引外国网红博主@功必扬,他用24小时打卡1800年武昌古城,游览了充满历史厚重的湖北省博物馆、时尚又清凉的武商梦期间,早上在粮道街过早,晚上到昙华林烧烤,他对武昌的评价是“有历史又时尚”“宜居之城”。8月1日晚,新华云直播团结星空摄影师@Jeff的星空之旅 在武汉“天下第一楼”开启浪漫追月之旅,圆月穿过云层缓缓升至夜空高处,一架飞机掠过银盘,别有一番古今交错之韵味,让无数网友感受到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浪漫豪情,#超级月亮和黄鹤楼同框有多惊艳##飞机掠过超级月亮的浪漫瞬间#等话题阅读量近3000万。
8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全球最大光纤生产基地在武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是全球最大的光纤生产基地,光纤预制棒经过2000多摄氏度的高温软化,在高速拉制下变成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80亿人同时打电话。目前,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成为湖北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截至2022年,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光谷培育出7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3000余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亮点分析:聚焦高质量发展 光谷车谷加快度 央媒聚焦“光谷”“车谷”高质量发展。央视聚焦光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朝闻天下》栏目连播4条新闻,报道光谷以光筑“链”,融合攻坚,助推“国产替代”加快度;“大省勇担当”系列湖北篇连播3集,大篇幅聚焦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推武汉都市圈区域协同创新等实践。《核心访谈》栏目以《新兴产业如何“炼”成》为题,报道了光谷等地向“新”而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实践。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站|东方风起“中国车谷”》为题,报道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被中央网信办全网置顶推送,全网点击量过亿。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纷纷发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报道《绿色新能源领跑“中国车谷”》《中国车谷的“二次创业”》《中国车谷“二次创业”竞速汽车产业新赛道》等。8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刊发新闻《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China's 'auto valley' in central city of Wuhan vital player to the future of transport》,报道武汉经开区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联动发展,打造“双智之城”“未来之城”的生动实践。 央媒关注黄陂区全面发展多点开花。8月,新华社湖北关注黄陂区“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竭尽所能为项目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好服务,全力打造信息技术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强区,累计浏览量超40万。湖北日报专题报道《把周末交给黄陂,给您不一样的塞外江南》《占企业总数93%:厚植发展“沃土” 黄陂民营经济“根深叶茂”》,获得新华社、央广网、凤凰网湖北、荆楚网等主流媒体转发。黄陂区还举行了“木兰山论剑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存共同缔造大比武”活动。全域街乡、区属国企平台“掌门人”同台“论剑”、现场“过招”,掀起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新热潮,展现全区上下“对标先进、勇争一流”的精气神。更值得关注的是,Discover Beautiful China和Discover Wuhan海外账号向国际社会宣传木兰草原,提升武汉黄陂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 媒体关注武汉各区破题“旧改”难点。8月9日,人民网、中国经济新闻网等央级媒体报道《以“供血”促“造血” 湖北武汉破题“旧改”难点》。老旧小区改造,一项关系到居民生存舒适度的“幸福工程”,但在改造之初却是千头万绪,有诸多难点亟待破解。洪山区、武昌区、汉阳区把多个老旧小区“化零为整”进行统一改造和管理,共享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管理资源,实现多方效益最大化;江汉区、青山区、汉阳区倡导居民“共商共建”解难题,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群众说了算;江汉区、江岸区盘活现有资源,统筹各类政府资金和社会力量,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并鼓励居民直接出资、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破解资金筹集难题,为老旧改造“供血”。舆论肯定各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示范推动、因地制宜,高质量推进全市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工作。
排行榜规则说明:
(1)数据来源于荆楚网及第三方大数据流传指数系统自动抓取,不排除存在部分关联信息的干扰。
(2)武汉各城区街道流传形象榜根据荆楚网城市流传指数数据进行科学排行,该模型包含基础网络知名度、网络流传指数、社会生存网络指数三大一级指标,十五项二级指标,二十三项三级指标。具体算法为:流传形象指数=基础网络知名度×15%+网络流传指数×70%+社会生存网络指数×15%。
(3)基础网络知名度等于微博、微信、网页、论坛、客户端、电子报刊、其他平台的提及数量标准化数值乘以对应比例的总和。
(4)网络流传指数等于媒体及商业资讯平台的提及数和正负面信息数量标准化数值乘以对应比例的总和,其中负面信息为负值。
(5)社会生存网络指数等于全网平台关于对应区域生态环境、治安管理、文化旅游、食品安全、交通、城市管理、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卫生健康、社会福利保障、教育领域的提及数和正负面信息数量标准化数值乘以对应比例的总和,其中负面信息为负值。
(6)榜单监测范围包括16个武汉城区(功能区)。
(7)本榜单以月为周期定期发布,在此基础上,还将于年底发布武汉城区流传年度形象榜。